中国105毫米轮式装甲突击炮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这款自行反坦克炮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三大核心系统构成:火力打击单元、火控指挥系统和机动底盘平台。其战斗全重控制在18吨以内,配备4名乘员组。主武器为一门105毫米滑膛炮,具备140千牛顿的最大后坐力,俯仰射界为-6度至18度。该武器系统可实现每分钟6-8发的战斗射速,并能发射国产化105毫米炮射导弹,有效打击距离达5000米。
自行反坦克炮不仅装备了标准的105毫米滑膛炮,还配备了国产研制的105毫米炮射导弹系统。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5000米,极大地拓展了火炮的有效打击范围。在实战中,炮射导弹展现出优异的精确打击能力,特别是在远距离交火时优势明显。值得一提的是,该导弹系统还具备良好的电子对抗性能,即便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战场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作战效能。综合来看,自行反坦克炮凭借其出色的火力配置、优异的机动性能以及
这款战车采用了前置动力总成的设计理念,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布置在车体前部,为弹药舱和乘员舱留出了充裕的空间。其配备的105毫米滑膛炮性能卓越:弹道平直,有效直射距离超过2000米;弹丸飞行速度极快,3000米距离的飞行时间不足2秒;同时具备射速快、载弹量大、使用寿命长以及维护成本低等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火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内保持最大直射能力,1500米距离的穿甲威力尤为突出。
在轮式装甲车的技术平台上,中国军工企业成功研制出同口径的火炮系统,这一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现了轮式突击炮在国际军事装备领域日益凸显的战略价值。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这款105毫米轮式自行突击炮的列装服役,显著增强了中国陆军部队的机动打击能力,标志着我国地面作战装备体系迈上新的台阶。更为深远的是,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装甲车辆工业的技术升级,更在全球防务装备领域彰显了中国军工的研发实力,为中国武器装备出口开辟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